吉州窑的瓷器中,给人印象最深刻的,恐非木叶盏所属。木叶盏是吉州黑釉的佼佼者,内外均施黑釉,盏内放一片桑叶,送入窑室烧制。在经过1300度高温之后,这片桑叶不仅没有灰飞烟灭,相反,其美丽的纹路、形体、脉络永恒而完整无缺地保留在了漆黑的茶盏上。
宋元时期开始,天目木叶就远销日本、朝鲜以及东南亚国家,在国际市场中享有极高的声誉。
日本东京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吉州窑木叶天目盏,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,只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出来供人参观。
另外,在英国大英博物馆也收藏着一件天目木叶盏,并称其为“世之神器”。由此可见,这一举世无双的木叶盏工艺及其产品,如今已经被人们视若瑰宝。2010年,“吉州窑木叶纹黑釉瓷制作技艺”入选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宋徽宗曾在《大观茶论》里说:“盏色贵青黑,玉毫条达者为上,取其燠发茶采色也。”
木叶盏深受禅宗文化影响,古人云“桑叶能通禅”,菩提叶是佛的信物。目前出土的木叶盏,大多以这两种极具禅意的树叶为装饰,寓意茶道中蕴藏着佛性与觉悟。
木叶盏将对大自然美好的记忆延伸到黑盏上,烧制时,先在胎上施一层黑釉,用经过浸泡腐蚀除去叶衣、只有叶茎和叶脉的叶片,沾上浅色面釉,平整的贴在盏壁,经过窑变,生成一丝丝叶脉清晰的图像。真实完整的保留了树叶的原貌,叶子的脉络纤毫毕现。树叶与釉面完美结合,融为一体,经久不损,成为实物“化石”。
在高温下,叶子没有消失,反而烙印盏中,熠熠生辉。你用手抚摸,毫无凸起,叶子已然与茶器融为一体,非常神奇。倒水入盏,茶叶好像浮在水中,禅意悠扬。
正如一句话说“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”,木叶盏也因此不会有相同的两只杯子出现。被誉为“木叶无双”。
木叶盏由于其工艺的复杂,对火候掌握的要求很高,烧制成功的比例极低,更显珍贵。
盏釉色沉稳黑中透亮,叶子经过处理,不再是完整的叶形,更显素雅下的伤秋情怀,像是经历了世事沧桑后,终化腐朽为神奇,幻化成了永恒。
叶脉丝丝,色泽粽黄中范着深红,配合着黑釉面,短暂的美变成了永恒。大自然的记忆和能工巧匠的智慧完美融合沉淀,承载着岁月和情怀。
古拙的黑陶,木叶的禅理,既有古朴之风雅,又有禅理之细腻,这拙中藏细,颇合含蓄蕴藉的情感表达,很得中国人的性格精髓。
在人类注定走向繁华,走向精致的路程中,这种来源于自然的装饰,其理念本身就很了不起。它向世人宣示着这样一种可能,即便繁华如天幕,我仍清奇如初。
不叫裂纹
专业称呼叫开片
一种是特意烧制的
一种是年代久远形成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