珠海的简介 近代的历史不要 要一些贴近生活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经验

2025-06-28 18:47:15
推荐回答(4个)
回答1:

出门建议骑单车,珠海的绿道建的非常好...
因公交设计很不合理,绕弯太多,又很贵普通1.5,空调2.5
的士10元起步,如果是在上下班高峰去的地方太近,他们经常都是拒载的。
珠海禁摩托车、电单车、三轮车...
如果开车的话珠海虽不怎么会睹车,但停车很难找到停车位...
如果你是要体验珠海风俗习惯生活建议到斗门等下体验,珠海市是一移民城市,市区可以这样说百分之80都是外地人迁过来的,所以在珠海市生活也不用担心说不会说广东话的,都是说普通话的.
因我也是外地移民过这里生活的,虽在珠海生活十几年,但还真不知道珠海有什么风俗习惯.

回答2:

珠海风俗禁忌
造屋 造屋为农村重大喜事,造屋前先请风水先生占八卦和翻查《通书》确定房屋的坐向及动土日期。动工日,张贴“开工大吉”,燃放鞭炮。施工过程供奉“土地公”,祈佑工程顺利进展。升架屋顶主梁(俗称“上梁)时,在梁中间吊挂一块红布条,上贴“上梁大吉”、“太公在此”之类的红纸条幅。升梁之后,主人家用煎堆抛往梁上,邻居来接吃,谓之“煎堆碌碌,金银满屋。” 进宅 新屋建成后,择吉日入住,是谓“进宅”俗称“入伙”,这一天,要在新屋内燃放爆竹,焚烧纸符、地契及用草把薰炙驱鬼。搬家时,将米、煎堆、糕、油灯和一笼小鸡先进新屋,家具次之。亲友以镜框、花瓶等礼品为贺,主人设筵酬谢。 渔民乔迁新船,其俗与陆上人家相近。新船下水,俗称“落排”,先备上猪肉、饭、焚香祭祀,燃放爆竹。新船头系一红布,称“系龙须”。船下水时,折纸船放于海面,以祈安顺,船主设“新船酒”宴请亲友。 开灯 农历正月初二、初四日,新生男丁之家带自备莲花灯到祖祠,悬之柱上,俗称“天灯”。是日,由族长为男孩排出字辈并记入祠堂族牌里(女不入册),称“入字册”。其间燃蜡烛香火,祭祀祖先。至初八日,各人为自家的花灯添油点灯,俗称“天灯”(添丁之意)。开灯日持续至正月十一日完毕,祖祠将燔肉分给族内男丁,此谓“太公开灯分猪肉,人人有份”。之后,请男性亲友到家里或祠堂饮“开灯酒”,亲友向孩子赠饰物、衣服。建国后,此俗渐革,孩子起名多不按辈排行。 婚嫁 近代,珠海地区受港澳西方思想影响,时有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,追求婚姻自由。但是,大多男女的婚事仍由父母作主,依媒妁之言的传统方式撮合,被称为“盲婚”。男方定婚仍循古风,女方出嫁前一连三夜与同龄相好的姐妹“叹情”,即以唱歌互诉离别之情。出闺当日,嫁妆尽送男家;男方送女家礼金、猪肉、礼饼等。至黄昏,男家派人用花轿前来迎亲,这时,女方相好姐妹出来向对方讨“利市”钱。回轿时有“侍妗”、“侍婢”相随,或有些地方以一对雄雌雏鸡随嫁,俗称“子孙鸡”(“鸡”与“佳”谐音),寓夫妻和睦之意,子孙满堂之吉。 轿到男家,新郎及其家属必须回避,否则与新娘“撞头”,日后相憎。待新郎喝了新娘茶,方可相晤。新娘入新房换过服饰后,由“侍妗”扶出厅堂与新郎叩拜祖先,向翁婆在座各长辈叩头献茶,接茶者给新人“利市”钱或金银首饰,是为“拜堂”。侍妗还带新人到公祠向喜宴上的新友敬酒,之后返家与姑等女眷就餐,再回房休息,是晚,夫家为陪郎设酒筵畅饮,是为“陪新郎”。至午夜,侍妗恭请新郎回房,与新娘饮合卺酒和吃眠床饭。继而进行一连串的“送房”、“玩新娘”等活动。新婚第三天,新人回娘家,新郎拜岳父母和参拜祖先,是为“三朝回门”。
唐宋时期,由于受佛教思想影响,珠海和邻近地区一样大多盛行二次葬,即人死后将尸体先行土葬,待皮肉腐败后,再收骨骸火化,将骨灰盛入一个陶瓮,另择风水宝地安葬。至明朝以来,人们信仰道教,把二次葬火烧尸骨改为全副骨骸盛入魂坛安葬,并一直沿袭下来。
出门坐公交车最划算,当然出租车也挺方便的,不过价格有点高,深圳出租车起步价为2公里10元,外加2元的燃油附加费,之后每公里2.4元,候时费每分钟0.8元。夜间23点到6点加30% ,起步价3公里15.1元之后每公里价格3.1元。此价格位居全国首位;豪华车起步价12元,每公里收费2.8元。
别坐黑车及其三轮摩托(有宰客的现象)。

回答3:

我来珠海一年多 在这边读书的一般出门都坐公交车的 珠海的公交系统很发达,基本可到达任何市内的地方,3,4月份很潮湿 建议使用干燥剂,一般超市有售 6,7月炎热 容易上火 喝凉茶 最好到凉茶铺去喝,海风大,主意你的发型 希望有帮到你。

回答4:

珠海
城市简介

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个重要城市,2008年:国务院颁布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(2008-2020年,并明确珠海为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。珠海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,地理坐标处于北纬21° 48′~22°27′、东经113°03′~114°19′之间。东与香港隔海相望,南与澳门相连,西邻新会、台山市,北与中山市接壤。珠海是中国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。珠海市陆地面积有1701平方千米,人口149.12万人(2009年统计),是广东省人口规模最小的城市。珠海的海岸线长604公里,有大小岛屿146个,故有“百岛之市”的美誉。在珠江口辽阔的水域上,大大小小的岛屿星罗棋布,计有146个,其中大部分集中于东部海域的万山群岛。 珠海市气候宜人,冬夏季风交替明显,终年气温较高,偶有阵寒,年、日温差小,属南亚热带与热带过渡型海洋性气候。 全市太阳能丰富,热量充足,年均日照时数为1991.8小时, 太阳幅射年总量为4651.6兆焦/平方米。全市气温比邻近珠江三角洲各县市都高,年平均气温为22.4℃,大部分地区全年无霜冻,是该省南亚热带地区热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。